“好作品要有文气和生命力”叶兆言虚构系列作品亮相江苏书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旧人物 叶兆言简介图片 “好作品要有文气和生命力”叶兆言虚构系列作品亮相江苏书展

“好作品要有文气和生命力”叶兆言虚构系列作品亮相江苏书展

2023-05-27 2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润文 实习生刘雨青)“好的作品,需要有文气,也要有生命力。我也要我的文章里充满这两样。”7月26日下午,“话陈年旧事,数名士风流——叶兆言非虚拟系列作品发布会”在第十届江苏书展举行,著名作家叶兆言携非虚构系列作品与读者见面。

  本次非虚拟系列作品发布会还邀请了作者叶兆言的好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叶兆言介绍,他们曾同年考入大学、读研,七年同窗,是一生的至交好友。在发布会现场,叶兆言与余斌借由本系列书籍的发布,以对谈的形式,共同分享了新书背后的故事,言说文化情怀。

  此番由译林出版社重磅推出的这套非虚构系列作品由叶兆言亲自整理结集,包含《陈年旧事》《陈旧人物》《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诚知此恨人人有》《午后的岁月》共6部作品。其中,《诚知此恨人人有》为全新结集,首次出版;《陈旧人物》《陈年旧事》《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午后的岁月》已经绝版多年,此次重装归来。叶兆言表示:“这是我自认为最好的一套书。有读者抱怨买不到这套书,此次再版,也是对读者的一个交代。”

  “恨”,是该系列的作品的一个题眼,代表了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遗憾。《陈年旧事》《陈旧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等近百位政治、文化领域的名人立传,谱写了民国名士风流,解析鲜为人知的历史背面,使其形象更为立体;《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诚知此恨人人有》是叶兆言的文学回忆录,他回忆与前辈作家朱自清、夏丏尊等之间的交往,以晚辈的视角回忆往事,表现出一种对于文化人的兴趣;《午后的岁月》则是与余斌合著,记录了他们在新世纪元年进行的十二次对谈,由好友转变为“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评论家与作家”,回忆上世纪80年代余韵悠长的青年精神,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图景和精神轨迹。

  在谈及写作的过程时,叶兆言表示,“虚构”与“非虚构”两类创作存在界限。“在创作过程中,我严格与小说家的身份区别。”他坦言,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时刻要求自己不能使用小说家的创作手段,而是尊重历史实际。除此以外,他认为,一定要真诚地写作。“写文章真诚很重要,发自内心很重要,比如我写到我的父辈时,感受到我的心在动,写他们的‘痛’时,我觉得自己也很‘痛’,完全沉了进去。”

  “叶兆言是一个很重视语言的作家。”余斌则评价叶兆言巧妙地运用了尊重实际的叙事手段,使历史实际更有故事感。“语言上的好坏不在表面,不是一望而知的,而是不显山不露水。叶兆言的文章便是如此。”

  在发布会上,叶兆言着重谈了自己对于写作的态度。“写作总是有一些好的样板,写作能力可以不断锻炼。我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前辈的影响。”他强调,写作需要反复磨练,也需要吸取前辈的经验,源源不断的创作终会取得效果。

  作为叶兆言最经典的非虚构作品合集,此套书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嘉誉的设计师周伟伟操刀装帧,结合作者的文字特色,封面底色采用米黄、淡绿等浅色系,自成特色又浑然一体;书名设计借鉴书法的“大字”元素,以加黑醒目突出,同时与浅色封面内外呼应,极具怀旧感的同时又不乏先锋创意,传达出文字的典雅厚重与设计上的轻盈大方。小开本锁线平装设计,便于携带又容易翻检,以期打造通达无阻的视觉与感官体验。(文化副刊部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